本書簡介:
What Is to Be Taught in History? Issue in the History Wars of UK and USA
老師為什麼要教歷史?學生為什麼要讀歷史?學校為什麼要有歷史科?歷史要教什麼?歷史課要學什麼?──許多人面對「歷史」時,心中不免存有這些疑問。也有許多地區國家,因為這些疑問,引發社會的爭議、衝突。
本書以二十世紀後期,英國與美國歷史教育論爭所引發的「歷史戰爭」、「文化戰爭」為起點,探討其中爭議的幾個核心論題,以及環繞這些論題所浮現的兩種取向的歷史教育觀點──「政治、社會」取向與「歷史學科」取向。作者分析這兩種觀點在「為什麼要教歷史?」、「歷史要教什麼?」、「歷史要如何教?」等議題的爭辯與論戰,期望展現大西洋兩岸歷史教育爭議的底蘊,也期待激發更多人的思考:教歷史和學歷史,究竟所為何來。
本書作者:
林慈淑 1959年生於台北新店,1985年自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,目前任職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。著有專書:《一個文人英雄的誕生—卡萊爾的思想與時代(1830-1840)》(台北:稻禾),以及〈以撒柏林的史論—從觀念論的思考到決定論的批判〉、〈以撒柏林與史家論道德判斷—兼談二十世紀英國史學的若干發展〉、〈「學歷史」與「歷史學」之間—「人與時間」領域規劃的幾點商榷〉…等其他有關歷史教育的論文。
本書資訊 [作者] 林慈淑 [出版日期] 2010/08/01 [開數] 25 [頁數] 462 [精/平裝] 平裝 [分類號] 603.30941 [出版社] 台灣學生書局 [ISBN/ISSN] 97895715149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