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 八年抗戰,日寇侵華,是神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變,無數的善良同胞,遭受屠殺,幾百萬英勇軍士,奮勇抵抗,而碧血紛飛,幾千萬平民百姓,上百所大學與中學的師生,追隨政府,往西南大後方遷徙,在烽火瀰漫的情況下,教師繼續教課,學生繼續學習。
本書記述了當時十位著名的文史學者,在授課之餘,艱辛撰寫的學術著作,在他們的著作中,具備了撼動人心的力量,也寄寓了熱愛國家的情懷,他們的著作,為苦難的大時代,留下了心聲和見證,值得人們去瞭解和尊敬。作者簡介 胡楚生,貴州省黎平縣人,民國二十五年生,東吳大學文學學士,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文學碩士,南洋大學文學博士。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主任、文學院院長、明道大學講座教授,現為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。著有釋名考、訓詁學大綱、中國目錄學研究、潛夫論集釋、古籍探義、儒行研究、韓文選析、柳文選析、清代學術史研究、古文正聲、老莊研究、韓柳文新探、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、中國目錄學、圖書文獻學論集、經學研究論集、經學研究論集續編、中國學術史研究、韓柳文新探續編、論語新編解義、顧亭林《日知錄》研究等書。 目次 壹、以國史昭蘇國魂──錢穆《國史大綱》探微 貳、以「榮復讎」激勵民心士氣──楊樹達《春秋大義述》探微 參、將國家導向自由之路──馮友蘭《新事論》探微 肆、在漫天戰火中論國史週期──雷海宗《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》探微 伍、以經典砥礪人心士風──熊十力《讀經示要》探微 陸、《春秋》嚴夷夏進退──馬一浮《復性書院講錄》探微 柒、藉史注抒發隱衷──陳垣《通鑑胡注表微》探微 捌、在考據中借古喻今──余嘉錫《楊家將故事考信錄》探微 玖、自立自強的殷切叮嚀──陳寅恪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》探微 拾、國史中「春秋學」應有的地位──柳詒徵《國史要義》探微 附記
本書資訊 [作者] 胡楚生 [ISBN/ISSN] 9789571516844 [出版日期] 1040901 [開數] 25 [頁數] 255 [精/平裝] 平裝 [叢刊系列] 中國學術思想叢刊 [分類號] 112.07 [出版社] 學生書局